中國保險網1月14日訊 “買保險就是買平安”,這是話是中國平安的宣傳口號,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中國平安是我國知名保險公司。幾乎每個大城市都能看到中國平安霸氣的高樓。中國安信自32年前成立以來,已經從深圳的一家小型保險公司成長為財富全球500強中的第21位。中國平安先后在a股和港股上市,總市值14884億元,是中國市值最高的第五大上市公司。其總市值超過中國人壽2000多億元,居中國保險業首位。
很多人說中國平安是行業龍頭,那么它的保費收入是多少?中國平安(601318)1月14日晚間公告,2020年,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2858.54億元,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4760.87億元,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262.18億元,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91.81億元,合計7973.4億元。
從2020年已公布的業績報告來說,第一季度中國平安受到的沖擊最大,期間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0.63億元,同比下降42.7%。到第二季度全部恢復,今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業利潤為743.1億元,同比僅增長1.2%,但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壽險、健康險業務實現營業利潤515.35億元,同比增長6.4%。事實上,今年4月,中國平安的保費實現了4.9%的正增長。但與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太平等同行相比,4月份月保費同比分別增長32%、23.8%和23.7%,中國平安保費增速明顯滯后很多,直到第三季度末,情況才有所好轉。
中國平安現在是當之無愧的金融巨頭,涵蓋保險、物業管理、資產管理、醫療、房地產、汽車服務。也因為投資了很多上市的房地產企業,被稱為房地產界的‘隱形大哥’。但從營收和營業利潤來看,壽險仍然是最重要的業務。這也是中國平安如此重視壽險改革,外界如此關注的原因。綜上所述,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革策略是雙輪驅動的“渠道產品”,主要涉及產品、渠道、數據管理三個方面。從目前的披露來看,改革仍處于持續狀態。受消費模式和市場變化的影響,尤其是今年疫情的影響,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加快探索的步伐,比如進行第一次直播,推送其APP,帶著AI視頻回歸機器人。現在還很難看到顯著的成效,但是改革的痛苦是顯而易見的。
2020年,中國平安經歷了頻繁的人事變動,引起了許多市場擔憂。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革的背后,壽險改革之路在壓力下繼續。今年3月,中國平安的老將任匯川因個人原因辭去執行董事兼副董事長一職,轉投騰訊。他仍然負責保險業務,但這次是進軍互聯網保險。7月,中國平安領導馬明哲辭去CEO職務。姚波接任中國平安的聯合首席執行官,還有另外兩位聯合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和陳新英。11月,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毛衛彪因個人原因辭職并跳槽到京東。高管變動相對頻繁的背后,既是保險業變化的縮影,也是中國平安近年來推行改革的影響之一。尤其是其壽險業務的改革。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平安面臨線下展業受阻、信用風險、股市波動、市場利率下行等諸多不利因素。但公司的個人客戶業務不錯。持有許多附屬合同的個人客戶數量的增長速度快于個人客戶數量的增長速度。顧客們繼續認識到和平的價值。平安科技在中國的經營業績也非常好。一是平安好醫生在流行期表現出色,得到資本市場高度認可,股價翻番。另一個原因是,魯法克斯結束了調整,恢復了上漲勢頭,有望在獲得消費金融牌照后進入資本市場。此外,獲得專利2550項,共23933項。一季度,年度專利數達到10200件。因此,在香港股市上,平安好醫生表現不錯。相信在未來保險業的競爭中,中國平安可以憑借自身的科技優勢實現更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