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航安盟總經理阮江出席首屆中國“菜籃子”產業安全高峰論壇,以下是現場實錄:
“菜籃子”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內容
為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農業部于1988年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促進肉、蛋、奶、水產、蔬菜及水果產業發展,建立生產基地、良種繁育、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保證居民食品供應。自1988年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菜籃子”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品種日益豐富,質量不斷提高,市場體系逐步完善,“菜籃子”建設發展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的良好勢頭。
2010年,中央提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通過加強生產能力建設、完善市場流通設施、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創新調控保障機制,推動“菜籃子”工程建設步入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市場波動可控、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到實惠的可持續發展軌道,更好地滿足人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報告時說,著力抓好農業生產,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14億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有能力也務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菜籃子”面臨的主要風險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菜籃子”產業已形成區域化大規模生產基地格局,并與日益成熟 的全國蔬菜大市場相銜接。 在市場無形之手的調節下,蔬菜生產的投資主體、經營形式也由單一轉向多元化,越來越多的生產者、經營者、企業集團甚至外資參與到“菜籃子”產銷中來,使“菜籃子”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產業。 但影響產業安全的各類風險也隨之而來。
一是自然災害風險:自然災害是農業生產需要長期面對的風險,以2020年上半年為例,全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地質災害為主,森林火災、地震、干旱、低溫冷凍和雪災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4960.9萬人次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6170.2千公頃,各類直接經濟損失812.4億元,非洲豬瘟等養殖風險還有發生。
二是價格波動風險:農業生產周期長,受自然災害、疫病等影響,產品很難保證穩定供應,勢必影響供求平衡,加之信息不對稱的因素,造成價格波動,這將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持續經營。
三是加工流通風險:在上半年疫情防控過程中,一些地方出現了蔬菜供應難、居民買菜貴等問題,凸顯出部分城市蔬菜供應還存在產銷對接不暢、零售網點布局不完善等需要改進的地方。此外,農業生產的特殊性,無法實現生產技術規范,化肥、農藥使用不合理會導致生產的產品農殘超標、品質下降,造成食品安全風險等。
保險服務解決方案
一是建立水產養殖防災減損系統。 中航憑借多年水產養殖保險經營經驗,自主研發國內首個部署在云端的“大數據+物聯網”水產養殖防災減損系統,該系統為養殖戶提供(水質、水文、疾病等)監測、評估及防控服務,為養殖戶提供實時的水質、水文及疾病風險監測及預防控制服務。同時,大數據中心還將通過水質記錄、投料記錄、投藥記錄、錄像回調等手段,利用機器學習、模式識別等技術,為企業提供去偽存真、防止道德和逆選擇風險發生。從政府角度看,系統支持了產業穩定健康發展,運用物聯網技術推動產業升級。從農戶角度看,水產系統為農戶提供了各類技術信息,科學養殖,提前預警,指導農戶及時清塘、排水、加高堤壩,進行災前防范。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系統降低了水產死亡率,防范道德風險,實現可持續經營。
二是設立雞蛋期貨價格保險。“保險+期貨”的模式改變了傳統的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各自為戰的不足,在保險公司豐富的保險產品研發經驗和保險客戶的基礎以及期貨公司對沖價格風險波動的專業能力進行結合,實現優勢的互補,為金融服務“三農”,服務實體經濟找到新的出路,通過“保險+期貨”的產品,能夠幫助合作社解決經營過程中市場價格風險波動的問題,能夠提前對時間段內的收益進行一個保險的保障,達到幫助養殖戶提前鎖定價格風險波動的收益,最終實現保險公司、農戶和期貨公司共贏的目標。
三是運用“慧眼識豬”+“活體貸”。在養殖場飼養員管理方面,可通過物聯網和人臉識別技術對養殖場飼養員行動軌跡進行識別和管理;同時也可通過遠程視頻由專家線上指導飼養員解決養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在養殖場死豬自助報案方面,可通過AI和物聯網技術,為養殖場提供自助報案和遠程視頻查勘功能,發現死豬后飼養員可立即自助完成報案和查勘,及時獲得保險公司賠付。在養殖場豬只數量管理方面,可利用AI和物聯網技術對進欄豬只數據量和出欄豬只數量進行識別。在養殖場預警管理方面,用了物聯網、人臉識別、車輛識別技術對進入養殖場的未備案人員和車輛進行異常預警;通過AI技術對生豬異常進出豬圈行為進行異常預警。在無害化匹配管理方面,以AI、物聯網技術,并與無害化處理廠進行系統對接,實現死豬與無害化處理廠的實時匹配。總的來說,“慧眼識豬”+“活體貸”可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個體標的識別,實時獲取標的信息、生豬數據、預警數據、死豬信息等,實現系統無縫對接,完成物聯網+互聯網的全流程線上管控。從政府部門的角度來看,此方案通過平臺實時獲取標的信息、生豬數據、預警數據等,實現物聯網+互聯網的線上統計與監管,可以及時調整生豬產業政策;可追溯技術的應用,也使食品安全有了更為可靠的保障;平臺與無害化處理企業系統對接,能夠確保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落實。從養殖企業角度,方案的運用可以通過平臺實時獲取生豬數量、預警數據、死豬信息、飼養員行為數據、車輛數據等,實現物聯網+互聯網的線上管理,大大減少飼養成本。由于養殖環境的改善和相關信息的透明,也為獲得銀行貸款、政府補貼和更為優質的保險服務創造了條件。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其可以通過平臺為養殖企業提供“活體貸”,并且能夠實現貸前、貸后實時、智能監控,改變現在的放貸模式和風險評估模型。
在“菜籃子”產業鏈的金融解決方案上,應攜手政府、銀行、擔保等融入全產業鏈條風險管理。事前應注重風險事故發生前的預防,減小損失發生的可能性;事中做好風險事故發生中的控制工作,減少損失;事后履約理賠。讓科技賦能貫穿全程,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中航安盟為提高農業保險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水平,開發了慧農易保通APP,實現農險承保理賠作業線上化、智能化,農戶可以自助投保、報案、查勘,第一時間獲得賠款,恢復再生產。其也可以定制各類氣象、技術、市場信息,為生產經營提供更多決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