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網1月21日訊 前幾年,國內很多企業通過模仿國外一些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產品設計,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然而,隨著今天許多企業的發展,他們發現簡單地模仿它們已經不再可行。如果核心企業文化沒有創新,企業的步伐最終會被束縛。中國企業從代工企業轉變為模仿型企業,進而成為創新型企業,這是符合市場預期的,這個過程離不開創新。目前,國家想要實現“新常態”,也離不開創新;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很難在實力上超過大企業,但創新是前進的最佳入口,一舉成名的企業通常是創新的受益者。
“這份保險大禮包,讓我們企業切實感受到了紹興對人才創新創業的支持,”近日,紹興金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薛力泉從服務專員手中簽下了一份價值270萬元新型保險,薛力泉表示:“如果項目研發失敗,政府為我們提供的2.3萬元保費,最高可補償270萬元,免除了我們企業大膽創新創業的后顧之憂”。
去年10月10日,紹興市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綜合保險項目在第11屆中國·紹興“名士之鄉”人才峰會上正式簽約,三個月來,紹興市攜手金融機構持續優化承保方案, 通過“個性化”定制、“項目化”運作、“品牌化”服務,確保人才企業享受優質保險服務。截至目前,累計為全市22家人才企業及其核心科研團隊提供了4620萬元的“一攬子”風險保障,涵蓋企業研發投入資產損失、研發中斷損失和研發失敗等內容。
“個性化”定制 多維度保障
針對高層次人才企業在主營業務領域、抗風險能力、研發投入水平、知識產權擁有量等方面的差異性,定制專屬“人才險”保險,以普惠“穩創保”+自選“隨心保”+贈送“安康保”的套餐模式,多維度設置人身安全、財產安全、項目安全、專利安全等特定險種,全面保障人才特定需求。

“項目化”運作 全流程跟蹤
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實行清單制責任考核制度,為每家參保企業配備獨立承保理賠服務專員,通過“項目化”運作,加強保前保后全流程跟蹤服務,定期匯總分析,免除市場亂象和合規風險,確保每個項目都能落地見效。
“品牌化”服務 零跑動辦結
加強人員培訓和政策解讀,開展上門協助補貼申報操作,打通人才保險服務“最后一百米”。采用大數據技術,縮短承保流程,簡化理賠程序,提升投保便利,打出品牌效應。
圖片
創新創業漫漫征程,“名士之鄉”紹興不僅關心你“飛得遠不遠”,還關心你“飛得累不累”“降落穩不穩”。除了“人才險”外,紹興市還打出一套以“人才貸”“人才擔”“人才投”為代表的金融服務組合拳,努力搭建“近者悅、遠者來”的創業創新生態。
下一步,紹興市將根據市場和企業需求情況,推出高層次人才保險2.0版,進一步創新保險險種,提高覆蓋面,力爭全市人才企業參保覆蓋率達80%以上,全面提升人才企業獲得感、幸福感。
企業創新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市場競爭力,但不是所有的創新都帶來價值,只有價值創新帶來價值,只有價值才能提高競爭力。提高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很多,歸納起來有:一是科技創新;第二,管理創新。還有更重要的整合和創新。為什么重要?因為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和現狀下,使用IT服務的成本大大降低,比前者更具性價比。作為決策者,選擇正確的商業模式非常重要。因為現在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管理,更是企業外部的價值鏈管理。此外,價值觀和競爭思維必須隨著互聯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就是文化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