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險+期貨”讓果農增收有保障
“今年氣候反常,我們村的蘋果都遭了凍害賣不上價,還好買了保險,能挽回一些損失。”家住富縣交道便民服務中心魯家莊村的杜中平今年68歲,家中還有90多歲的雙親以及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女兒要照顧,一家人全指望著這幾畝果園生活。
2020年春,一場倒春寒席卷了整個延安,富縣塬面蘋果也沒能逃過這場凍害。本就碰上這檔子糟心事,秋收又遇蘋果價格波動,導致果農的蘋果沒賣上預期價格,可謂是雪上加霜。
如何提高果農承擔風險的能力?如何避免蘋果市場不可抗力導致的大范圍虧損?成了這個蘋果產業大縣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2019年,富縣開始進行“保險+期貨”試點項目,保障果農利益。以魯家莊村為例,2020年購買“保險+期貨”每畝地需支付78.08元,如保險生效,最終果農每畝地能夠獲賠648元。而作為對貧困戶的產業扶持,購買“保險+期貨”的這部分費用由縣財政承擔,更是進一步免去了貧困群眾的后顧之憂。
2020年,魯家莊村“保險+期貨”累計投保面積381.5畝,其中貧困戶占128.5畝,按照比例賠付,魯家莊村總共可獲賠243485.31元,而保費只需繳納29787.52元。
在楊德榮家中,我們見到了正在收拾房子的兩口子,在這次“保險+期貨”的賠付中,他們一家也是受益者。
“我家有果園4畝2分地,額外還承包了10畝果園,12月底的這次‘保險+期貨’賠付,幫我挽回了些損失,我自己購買的災害險,也給賠了一點。”村民楊德榮說到。
楊德榮給我們細算了一筆帳,往年蘋果產量正常的情況下自家的4畝2分地毛收入能有5萬元,今年的保險賠付加上自己的工資和妻子打工的薪水,才將這個漏洞補上,也算是沒有影響到正常生活。
“你還別說,一開始大家對這個保險都不了解也不愿意接受,通過去年的推行和落實賠付,大家都看到了它的好處,起碼能保證將前期的投入彌補一點。所以今年一經宣傳,很多人搶著要買。”楊德榮說到。
“‘保險+期貨’讓果農在蘋果銷售季節除去蘋果的收益外還得到了保險的賠付金,從而實現了增收。而隨著‘保險+期貨’試點的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果農自愿加入進來,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富縣果業技術推廣和營銷服務中心總農藝師唐鐘信說到。
據統計,2020年富縣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面積共23054.94畝,涉及果農3347戶,其中貧困戶1706戶,全縣累計賠付約1494萬元,其中貧困戶賠付約85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