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是WTO允許的“綠箱”政策,也是發達國家通行的農業保護手段。2004年以來連續15個中央一號文件均對農業保險提出明確要求。
“對于我國來講,農作物價格保險風險巨大,保險公司承保能力有限,期貨市場成為除再保險市場之外承接價格保險風險的最佳途徑。”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河南省分公司農險保險部保險扶貧部主管魏培培表示。
事實上,“保險+期貨”這一概念在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已提出,積極探索農業保險保單質押貸款和農戶信用保證保險,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保險+期貨”已連續5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在魏培培看來,“保險+期貨”是價格風險分散的有效渠道。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已經完全轉移給了期貨公司,從而放心承保各類價格保險。“保險+期貨”一方面可以管理農業風險,穩定農戶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減輕財政負擔,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此外,還有助于振興農業生產,推進現代化發展。
在具體操作中,保險公司其實也面臨著選擇期貨的難題。包括選擇哪個合約更恰當;選擇行權價格多少合適;選擇哪種期權類型收益高成本低;選擇哪種期限;選擇保費轉為權利金的比例;選擇部分保障還是全保障;收入保險保障的價格風險其保費占比多少合適。
抓住其中的關鍵點,就能夠更好地實現服務效果。據魏培培介紹,以蘋果為例,從蘋果期貨合約看,有1、3、4、5、10、11、12月7個合約。一是根據保險合同簽訂時間,合同到期日時間。保險+期貨的理賠時間不同于其他農業保險,而是到期后可以理賠。二是根據期貨市場提供的到期合約盤面價。選擇行權價格的因素包含實值、平值、虛值。一是根據蘋果保險保障的價格水平,二是根據果農保險費與權利金的比較。至于期權類型的選擇,要根據歷史盤面價波動幅度大小確定,還要依據保險賠款的最后期限來確定是選用哪一類型的期權。
值得注意的是,購買看跌期權后,什么價格觸發賠償責任?需要按照約定方式計算的結算價低于保障價格。